英文短文:解读西敏寺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这是最美好的时代, 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 这是愚昧的年头……”),大文豪狄更斯《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中的这段经典开篇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世人的共鸣。2012年2月7日是狄更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英国于2月7日正式启动了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位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家。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查尔斯(HRH Prince Charles, The Prince of Wales)当天亲自前往位于伦敦Westminster Abbey中的狄更斯墓碑敬献花圈。
Westminster Abbey,即“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译“西敏寺”,位于伦敦泰晤士河(Thames)北岸,毗邻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国早期哥特式建筑的典范之一。如果你对英国的文化历史感兴趣的话,到了伦敦就不能不去西敏寺。它不仅仅是一座宗教圣地,说它是一部浓缩的英国文化史,一点都不为过。英国历史上自“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以来,包括现在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 II)在内的绝大多数英国君主都曾在这里加冕登基,其中有二十多位君主和包括狄更斯在内的大约三千多位在英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精英长眠于此。
西敏寺最初是由号称“忏悔者”的英王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于1065年在一座已经有500年之久的教堂原址上修建的,以后的历代国王都对它有所增建,直到15世纪末才竣工。英国人一般都亲切地称其为“大教堂(The Abbey)”。虽然混杂了不同时代的风格,但它在整体上依旧不失为哥特式教堂的杰作,成为英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教堂之一。九百多年以来,西敏寺除了供信徒作礼拜、祈祷之外,它也是英国王室重大庆祝活动和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除了英王,王室贵族也有权入葬西敏寺,后来扩展到英国社会各界重要人物,他们无不以别世之后能归宿此地为荣;不能葬此的,能够立碑铭传作为纪念,也是幸事。据统计,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西敏寺内,有三千多个墓碑,这些在英国甚至世界上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都安息于此。
伦敦访学期间,在英国老师们的大力推荐下,我们曾专门前去参观。站在西敏寺外,不需进去,你就会被它那华丽壮观、直逼苍穹的哥特式风格外观所震撼!尖顶钟楼巍峨挺拔,高墙斑驳,古树参天,一种富丽堂皇的古气扑面而来,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在侧门外排成了长龙,和我们一样,大多数人来此,兴趣在宗教朝圣之外。带着对这座宏伟建筑的感叹,跨进西敏寺的小侧门,便有身着红黑长袍的教士提示游人脱帽参观,以示尊敬。沿着规定的路线,穿过恢宏凝重的柱廊,进入了幽暗肃穆的气氛中。目光所到之处都是石椁铜棺和数不胜数的灵碑石像。一个又一个雕饰华美的小礼拜堂,多是历代国王的祠墓。实际上,建造西敏寺的初衷之一就是将它作为英国国王的墓地,亨利三世(Henry III)为了纪念爱德华而重建了西敏寺,并将爱德华的遗体埋葬在这里,亨利三世本人也被埋葬在这里。此后有二十多位英国国王都葬在这里。
这些英王石棺中,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的石棺。这位叱咤风云的女王,从姐姐手中接过一个贫困衰弱、强敌环伺、风雨飘摇的江山,却毕其一生之精力,把弱小的英格兰发展成为空前强大和繁荣的帝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列。如今,她的雕像静静地躺在石棺上,头戴王冠,手握权杖,据说,那雕像的容貌身材与女王本人去世时完全相同。有意思的是,女王的石棺在其姐姐“血腥玛丽”(Bloody Mary)的石棺之上。伊丽莎白曾被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关进伦敦塔(the Tower of London),差点儿死于非命。身后棺椁如此摆放,恐怕不是因为西敏寺的地方太过狭小吧。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教堂的另一侧则躺着被伊丽莎白砍掉了脑袋的苏格兰玛丽女王(Mary, Queen of Scots)的棺椁。“In my end is my beginning”(我死即我生),这位拥有绝世美貌却一生得不到真正的爱情,出生六天就戴上了王冠却一直王权旁落的悲情女王,其雕像面容传神地表现出她命运的凄凉:目光呆滞,心死如灰,嘴角那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表明雕像主人在洞悉命运之后的弃世心态。倘若地下有知,她一定是不愿意躺在这里,而情愿回到她的故里爱丁堡(Edinburgh)吧!
穿过一间间礼拜堂,来到了历代英王加冕登基时的“加冕王座”(Coronation Chair),即“圣爱德华宝座”(King Edward’s Chair)前。据讲解词介绍,这把橡木椅是由爱德华一世(Edward I)在1300年下令制造的,王座下面曾经有块1296年来自苏格兰的“斯昆石”(Stone of Scone,该石因曾被保存在Scone Abbey中而得名,又名“加冕石”)。据说这块石头原本是苏格兰历代国王加冕时使用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将其抢到手后就安置在“圣爱德华宝座”之下,到了1950年圣诞节,几名苏格兰学生将此石从西敏寺盗回苏格兰,后被伦敦警方竭尽全力找回,使宝石在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大典举行之际(1953年6月2日)完璧归赵,重新安置在御座之下。1996年英国政府决定将斯昆石归还苏格兰,之后,斯昆石被带回爱丁堡城堡安放至今。虽然斯昆石现在已经回到苏格兰,但是英国政府仍然颁布法令,规定将来英王举行加冕典礼时,斯昆石仍需要运回西敏寺,安放在圣爱德华宝座下。
尽管西敏寺里历代君王众多,但最令游客们心动神往的不是他们,而是闻名于世的“诗人角”(Poets’ Corner)。诗人角是西敏寺南耳堂的传统名称,可以说是西敏寺里最光辉耀眼的地方,因为安眠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曾经在人类的文学、艺术、政治……上留下了浓彩重笔。让文学巨匠和帝王将相共聚一室,确实是西敏寺里很有意思的现象:文学巨匠们得以入住这里,唯以他们自身的天赋才华和对人类历史的杰出贡献,而那些帝王将相靠的则是血统和地位,正如哥德斯密司所说,“他们唯一擅长的就是在西敏寺里留下一座座坟墓”。
被英国人视为“荣誉塔尖”的“诗人角”可以说是一部大理石刻的英国文学史。据说最早称此地为“诗人角”的,是后来自己也立碑其间的18世纪作家哥德斯密司。首位归宿于此的,则是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的乔叟,时间为1400年。不过,据介绍,乔叟之所以能够长眠于此,不是以其诗人之名,而是因为他曾经在附近的王宫中担任过国王的侍从,并且他生前也是住在教堂里的。多年以后,才有人在乔叟墓上刻石致敬,说明墓中安眠的是一位诗人。乔叟去世后近200年,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的伟大诗人爱德蒙德·斯宾塞逝世。按照他的遗嘱,亲属们把他安葬在乔叟的身边,就此开创了文学巨匠们埋葬在乔叟周围的传统。“诗人角”尽管是以诗人冠名,但是这里不仅有诗人,还有杰出的作家、科学家、政治家甚至作曲家等。逐渐地,百年之后能够安息长眠在西敏寺,甚至镌石纪念都成为一种无上的荣誉。
六百多年英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大都在这里可寻。他们或长眠于此,如前面提到的乔叟、斯宾塞、狄更斯等;或塑有雕像,有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米尔顿等;或镌石留念。这里的石碑分为两种,一种是镶于墙上的壁碑,另一种是嵌在地上的地碑。壁碑以莎士比亚的全身雕像为中心,上有大诗人雪莱和济慈,左右是作家奥斯汀和勃朗特三姐妹。地碑一一排列,铭刻的名字有拜伦、艾略特、奥登、詹姆斯、霍普金斯、梅斯菲尔德、但尼生、勃朗宁等著名诗人,以及大作家哈代等,可以说是群星璀璨。
有些人并不是一去世就获得了入住西敏寺的荣耀。莎士比亚在1616年去世后被埋葬在故乡斯特拉福德,直到百年之后的1740年,才在寺中有一席之地安置他的全身雕像作为纪念。至于浪漫派的先驱布莱克生前被世人侧目为狂人,老死荒郊后连块墓碑都没有,在他诞生200年后的1957年,布莱克的半身铜像才来到“诗人角”。
据BBC报道, “诗人角”最新(2011年12月)增加的名字是曾经在1984年被授予“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称号的泰德·休斯。
走过“诗人角”,来到教堂正面大厅中央就看到了牛顿的灵柩——一座黑色大理石制的石棺。1727年,牛顿去世后被安葬在西敏寺,据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在石棺上方耸立着一尊倚在一堆书籍上的牛顿雕像,雕像身边有两位天使,上方还有一个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纪念牛顿在科学上的伟大功绩。诗人亚历山大·波普仿造《圣经》上的开篇句子为牛顿写下了这段墓志铭:Nature and Nature’s law lay hid in night ;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
邻近出口,一块黑色的大理石平铺在地面的中央,四周环绕着粉红色的罂粟花,格外引人注意。这就是著名的“无名烈士墓”(the grave of the Unknown Warrior),西敏寺里唯一不允许踏足的纪念石碑。在这块石碑下面,一位一战中(1914~1918)战死于法国的英军无名士兵,成为了所有国殇者的化身。每年的“荣军纪念日”(Remembrance Sunday),人们都会在此向英雄们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偌大一个西敏寺,排在最后的是一个无名烈士墓,且其待遇远在众多声名远扬的大腕级人物之上,这样的安排也算是点睛之笔吧!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本文地址:http://www.dioenglish.com/writing/essay/101374.html